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峰会演讲速递丨圆桌论坛:Web3——去中心化身份、数据网络和非金融应用

万向区块链

9月28日下午,EthSign首席执行官闫欣、RSS3创始人Joshua、UniPass创始人知县、Mask Network首席执行官Suji Yan、Relation Labs创始人Jessica C在第八届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海’上明月”主题论坛上,就Web3世界中的去中心化身份、数据网络和非金融应用进行了深度探讨。下文根据活动直播速记整理,略有不影响原意的删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万向区块链立场。

闫欣(主持人):各位观众好!欢迎大家来到第八届万向峰会分论坛。今天圆桌讨论的主题是“Web3:去中心化身份、数据网络和非金融应用”,我是本场讨论的主持人闫欣,我也是EthSign的Co-founder和CEO。今天有幸请到了其他几位在Web3行业里非常活跃的建设者,请大家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从Joshua开始。

Joshua:我是RSS3的Joshua。RSS3是一个专注于信息流的Web3世界中的信息分发协议。我们确保不管一则信息在Web3世界里是从哪里、以哪种方式创造的,它都可以被所需要的开发者、用户很轻易或者很标准化、格式化地直接获取到。不管你是在NEAR上写文章,或者是在Lens 上发表内容,在以太坊上有某些NFT交互,或者参加某些链上活动,我们都确保一个客户端,比如说Mask这种结构性客户端能够很轻易地拿到自己的信息。这是我们做的事情。

闫欣(主持人):谢谢,下一个知县。

知县:大家好我是UniPass的创始人知县,我们的产品UniPass是低门槛的Web3账户,可以让用户不用理解什么是助记词,什么是私钥,甚至不用管什么是Gas,只需要会用邮箱就可以得到一个Web3账户。注册的时候用邮箱+密码+验证码这些大家熟悉的东西来创建账户就好了。如果在新设备上没有原来的设备授权,也忘记密码的话,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进行恢复。这种方式可以在新设备上登录到你原来的账户里,这样即便你的密钥丢了,你也不会丢失你的Web3账户,上面绑定的所有身份、资产都不会变化,这是我们的基本能力。

谢谢大家!

Suji Yan:大家好!我是Mask Network创始人Suji Yan。Mask Network自2017年起就开始从事Web3社交网络的建设,是较早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主要从事Web2社交与Web3社交之间的中间件与桥梁开发。无论是Twitter或Facebook,还是其他的社交网络,都有很多问题。这些Web3社交平台即使想进入Web3,但由于监管等各种原因而难以实现。Mask Network一方面通过为Web2社交平台建设中间件,涉及DID、数据以及社交图谱的分发等各方面。另外一方面,通过构建Mask Network入口,将其变成Mask Network DAO,并利用资深的资源跟优势,孵化投资了一些团队,希望能将这些团队整合进现有的Web2和Web3之中。

可能以后我和主持人聊天的时候直接说我们签个合同,就在Twitter私信里就把合同签了。签完之后我还要公布一下说我们签了合同,就可以通过RSS3公布一下。实际上就打穿了这两个世界。我们其实也是从2017年开始做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很高兴看到整个DID、Web3、Social的同志越来越多了。

闫欣(主持人):下一位Jessica。

Jessica C:大家好我是Jessica,是Relation Labs的创始人。Relation Labs想做多链Web3 Social Graph的数据价值探索者。我们认为Web3本质上是平行的虚拟社会,一切的活动其实都跟人所产生的数据有关。现在链上已经有很多交易数据了,而且因为现在Web3 Social的兴起,所以正在产生更多维度非金融方向的数据。

我们希望通过社交工具、游戏化操作、NFT、代币的激励方式,能够让人们产生更多维的数据,一起共建Web3的社交图谱。这也将是对链上加密数据的良好补充,能够产生更丰富的用户画像,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用例。比如说推荐、信息系统、营销、KYC2.0等等。

既然这涉及到人的画像和数据,人们肯定不希望过于公开,所以我们希望能通过隐私控制、可编程呈现管理,让用户能够管理他们私有空间内的数据。将来也可以通过数据授权协议让用户将私有数据变现,进一步赋予Web3数据生产者相应的权利和利益。我们正在建立的就是开放的、多链的社交基础设施,包括能够实现多链用户具有互操作性的统一身份认证,以及用RDF规范建立关系链及数据,以及索引和查询。

希望通过Relation 技术解决方案和社区一起自下而上地建立社交图谱,从而推动下一代数据经济的基础。

闫欣(主持人):谢谢Jessica。

我再补充一下EthSign在做什么,EthSign在所有的以太坊,以及EVM兼容的区块链上构建非金融应用。确实现在大家都在做很多链上分析,大家觉得太多数据都是跟交易有关系的,但是谈及非金融交易比较少,主要是因为非金融应用太少了。我们从做电子签名开始,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用自己的私钥对任何自己同意的文件进行签名,把自己的数字签名和可视化签名、协议都存在去中心化存储的网络里。今年我们会在此基础上做些场景,会从所有权登记开始,推出更多新的场景。主要是希望能够把人跟人之间的互相承诺以更好的方式记录在链上,也更多引入智能合约去执行大家的承诺。

感谢万向邀请我们这些Web3活跃的Builder.Web3概念其实很早就有了,但去年年末才被VC讲起来,现在大家讲得越来越多了。Web3概念也非常广泛,它其实包括了加密、区块链、去中心化这些概念。我很想和各位聊一个话题,你觉得在现在这个阶段,什么是我们这个行业发展的瓶颈?可以先从Joshua开始,因为RSS3做了非常多不同的产品,也做了非常多跟用户、跟数据有关系的事情,你们应该是最了解用户以及链上数据情况的。

Joshua:如果咱们比较泛地讲社交、内容或者相关的东西,或者说非金融用例,我们得从社会层面、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讲,目前很难清晰地解释Web3技术能为他们带来怎样的附加价值,尤其当多数用户仍然相对来说较为短视。不可篡改、去中心化、抗审查等特性对于开发者、Web3从业者、核心用户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普通用户第一反应还是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更好玩了,这个东西是不是帮我赚到更多钱了,这是他们比较关心的一些事情。目前来讲,我没有见到哪种方式能够特别明显地把一大堆用户吸引过来.

第二类是在Web3世界里所有用户加起来所创造出的非金融性数据仍然是非常少的,比如说RSS3做很多信息数据分发,知道98%99%的信息或者数据产生都是交易附带的数据或者信息,可能有非常少比例的是内容信息。但由于本身Web3里有激励的存在,使得大量内容也是为了激励而做出来的,使得本身的内容性价值降低。

以上就是我们看到的两类瓶颈。

闫欣(主持人):你指的瓶颈是说现在太多的数据都是单纯围绕交易,而且用户使用Web3的倾向也大都是为了投机。

Joshua:这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但实际瓶颈是我们在链上,或者在Web3去中心化世界里产生的有效可消费性内容太少了。因为Web3这部分数据的诞生跟Web1有比较大的差别,信息分发的方式跟基本渠道是在几乎已经建立或者人们已经发现这些东西的情况下。如果回去看一下Web1的时候,最开始网页很少,只能有黄页,有列表。后来数据多了一些,就有了简单的搜索。当数据可以变化了,有RSS3做数据追踪,之后还有可能出现推荐之类的产品和功能。

其实,Web3数据对消费性内容来说还处于非常初级阶段,它的内容非常非常少,可能一个列表差不多。现在的搜索非常初级,订阅、动态之类的东西RSS3已经做得最好的了,但受制于内容本身的质量跟数量,我们也遇到了瓶颈。如果现在有10个、20个Lens 的话,那可能这个行业里能做出来的东西会很多。

闫欣(主持人):谢谢,下一个是知县,大家做的项目在Web2和Web3之间都发挥着非常明确的桥梁作用。请知县多介绍一下你们项目的桥梁作用。

知县:我们这个桥梁“没有”Suji 的Mask Network那么主干,我们比他们更为前端,主要想让大家能先进入Web3。我很同意Joshua的观点,现在很多场景都是偏金融属性的。我们希望能有2-30个多样化的场景,像现在使用的Web2一样,让用户可以进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东西。

大家并非不想加入Web3的内容创造,但现在的门槛确实非常高,要走的流程很长,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虽然我们已经很熟悉什么是公私钥了,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需要保管的密码。有人会觉得MetaMask的私钥丢了,但是我当时设了MetaMask的密码,那个密码我还记得,这个会影响我的账户吗?普通用户是分不清这些东西的。这些高门槛导致进入Web3的用户要么水平很高,要么是目的性很强,所以大家很难做特别丰富多彩的场景。

我个人认为场景是第一重要的,用户入口的门槛是第二重要的,这两方面某种程度上存在“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当场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被底层基础设施的能力所限制。我经常举的例子是移动互联网早期,其实我们现在所习惯的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在2G、2.5G时代,移动互联网已初具雏形,只不过当时的用户使用体验不太好。

如果大家记得当年的全键盘智能手机,例如诺基亚、Windows Phone,就会发现它们把PC互联网的东西直接缩小到手机上,用起来非常难受,上网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上下左右键去控制一个箭头去点。另外由于网速缓慢,移动流量昂贵,大家其实是没有办法在上面做什么丰富多彩的事情。所以当时的场景非常有限,只有类似短信的聊天场景,有点像现在。

但从2007年开始,iPhone出来以后,范式发生了变化,用户交互门槛大大降低,以前很多不会用手机的人其实是因为不会用键盘打字,后面有了触屏手机以后可以手写,甚至后面可以发语音转换。这些门槛的降低,让很多人进来。包括抖音现在这么多up主、创作者,他们未必在那个年代能够做什么事情,但现在有摄像头,也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能力来做剪辑,所以他们也能创造很多内容。

我们自己的使命是要把门槛降到不是只有靠金融才能吸引进用户来的水平,剩下的就靠各位上面的场景方们。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吸引人的场景,一起把更多的用户吸引进来。

Suji Yan:今天讲的大多都与DID、社交相关,我之前举了一写DeFi、元宇宙的栗子,因为元宇宙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是个独立的Network Day,DeFi是元宇宙的“财政部”,NFT就是元宇宙的“宣传部”跟“统战部”。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意见和观点,大家需要在巨大的公民广场上进行交易。

然而在过去的Web2里,大家会突然发现某一派的领袖账号没有了,甚至自己的账号也没了。发现Web2的一系列问题后,我们认为Web3是希望。从ID开始,你可以有Web2的ID,它可以随时没了,但是你Web3 ID的备份还在。你Web2账号没了之后,你的社交图谱可以通过Mask备份到很多地方去,你可以再通过协议把它取回来,这样你的朋友就不会找不到你。订阅关系协调可以去中心化,而不用绑定在一个平台里。例如,账号所有者可以将8000万粉丝导出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行业现状是有很多新的SocialFi项目出现。SocialFi这个词也是我们去年自己定义的。我们认为行业现状是,有15万用户在20个项目里薅羊毛。一共就15万人,每个项目都说自己有10万人,其实都是同一批区块链人。用户基数不够大的原因包括:基础设施没准备好、对于用户心态的激励等问题。

另外一个行业的现状是:例如有20个协议在用10个DID,这10个DID是互相不兼容的,但是这10个DID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如Twitter登录或者Facebook登录的万分之一,这也是Social Fi发展的一个痛点。因此我们孵化了完全开源的项目,Next.ID。虽然不同项目做的DID不兼容,但我们可以把Web2身份与Web3身份的关联也可以连接起来。

像刚刚说的,最终的目的是整个以亿为级别的用户群体,在几个基础设施的改善之后可以随时进Web3,如果用户觉得Web2挺好的可以回到Web2,中间可能又要回到Web3去把自己Web2的资产数据打包要搬走。所以其实是很自由的状态,就像今天用手机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区分这到底是移动互联网,还是Web1,还是最古老的邮件,反正好用就用,不好用就可以回到最原始状态发短信。

我个人认为Web2的社交网络和Web2大的基础设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会变成类似于“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它其实也是垄断的,但是它的危害性会比今天小很多。

闫欣(主持人):我还想问个问题,你刚才提到了,比如说15个项目用了10个DID,比如说DID也好,或者链上信息传输,基于私钥的E-mail,或者说发即时通信也好,像这类应用要特别强的网络效应,但现在这类项目又特别多。说实话,这类项目可能门槛也不是很高,就做了特别多,导致没有一家能够统治市场。

你觉得这些项目要走向市场,他们想自己成为行业的标准,你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Suji Yan: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做方案原生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去中心化的初心,因为可能会有一条快速的捷径,例如Etherscan在做的。如果创业项目真的是重新做DID的话,就要保持初心。Web3用户增长是“L型”曲线,跟传统互联网的“双S型”曲线是完全不一样的。“L型”曲线是指一开始大家根本没有人理它,因为它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工作,大家都会觉得很卡、很慢,但是到了一个转折点后,大家会发现在一些特殊场景上,因为过去的方案存在监管,存在数据的问题,可能去中心化的方案是最好的。比如说现在大家会认为DeFi方案其实没有办法在传统世界去实现的。2017年到2018年以及2020年到2021年,以太坊和EVM链呈现出了两个“L型”曲线。

这在传统Web2发生过,在WhatsApp被收购之后,Telegram的增长是“L型”曲线,但是Telegram证明了他自己或者他的团队在那个时代是相对比较中立的团队,能够顶住这个压力。那我觉得Web3的Social或者DID的创始人也要证明“练内功”。

第二点,我们很早就捐了一些Web2、Web2.5的基础设施,比如说Mask基金会一直在捐Mastodon长毛象。Mastodon也是最早半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我们捐的时候大概是2017、2018年,一直捐到2020年。特朗普的Twitter号被封了之后自己做了Truth Social,其实就是分叉了 Mastodon的代码,他觉得挺好的就直接用了。

我相信很有可能出现Elon Musk觉得Twitter不好用也去分叉一个的情况。这还不够Web3,还是节点式、联邦式的网络,但它可能离Web3要更近一点。要从过去的一系列经验里面学习,然后进行支持,我们也收购了一些Twitter第三方客户端,这里面也有一些存量的。

此外,坚持初心也很重要,以及占领对Web3世界有所了解、有所向往的圈外不懂技术的普通人的的心智和入口。有一些事情是要长线非营利的角度输出的,包括去教育开发者,做一些黑客松,我们一直在做这些事。

我自己判断三年之内就会在社交领域经历“L型”的曲线,100倍的用户增长,可能就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等到那个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支持住增长。

闫欣(主持人):请问Jessica ,你觉得Web3的瓶颈和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如果你现在想做Web3领域的创业项目,有什么东西是特别需要你来做的吗?

Jessica C:刚才大家都提到了很多点,我们很认同,我们想做的是社区共建,所以现在社区共建已经有了一些成效。大家建立了很多链接,找到了一些兴趣话题和数据。但Web3 social的体量还不算大,如刚才Suji所说的可能就十多万人,我们仍然需要把网络扩展出去,让更多人进来。也要用有效的方式降低门槛。但是我们需要把整个网络拓展出去,才能给整个社区增加体量。

所以,在Web3经济激励之外,也需要一些真实的场景驱动交互,其实需要的是层次更丰富的关系。当有了这种关系之后,是一些更丰富的场景和层次,让用户跟他人有共同的情绪、话题、背景的时候,大家会自然而然发生交互,是一种非经济激励的方式。所以链上社交和现实社交还有一点距离,我们觉得原因有几点:

第一,链上交互都是由于一些经济驱动来引导的,比如只是因为可以薅到羊毛才去关注,可能他并不认识这个人,并不知道关注他要做什么。但我们觉得这种数据不是真实有效的行为,而真正的社交又不仅仅认识或者关注,这些还比较弱的链接。希望在Web3能够发生更多的是工作、合作、资格认证、签署了某些方面的合同,这些比较强的链接,能够基于这之上产生更多的洞察链接。

第二,因为Web3都是地址,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难判断对方是人还是bot。社交本身又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在Web3里我跟一个地址去互动,这是比较新鲜但是又比较难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觉得只是链上的地址和数据的话,很难识别真实的用户,识别这些用户之后又想了解用户的兴趣点到底在哪里,到底通常都在Web3的什么地方玩耍。希望有更多场景,有真正有意思的事情进来,让用户能够去玩耍,能够产生更多维度的数据。

数据有了之后呢?我们更需要的是用链上原生的方式探索数据可组合性。虽然说Web3有可组合性,但可组合性的方式可能是基于链上的地址以及持有的情况,用比较Web3 Interactive的方式进行组合,每个应用都部署自己的协议,建立自己的数据模型,产生自己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之间可能不是能够很有效地进行交互和分析。

怎么样让这些数据以某种形式去产生推动的效果,产生规模,这是需要做一些事情的。让数据能够很好地被新进来的Builder很好地使用,用数据建立起模型,我们需要更加探索数据的可组合性。

可组合性最好能够以链上原生的方式,也就是刚才Suji 说的“不忘初心”,能够通过开放的方式找到更好的让数据,为大家所用,让整个社交网络的体量增加。

闫欣(主持人):感谢,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接下来的问题会有针对性地请一到两位嘉宾进行回答,争取让大家可以多回答一些问题,多进行一些分享。

下一个问题主要想聊一下链上非金融应用的未来。现在基础设施虽然很不健全,但是已经开始走向非金融应用,可以做的很去中心化,而且用户仍然可以跟Web2应用对标、比较。我想问问Suji和Joshua,你们觉得哪些非金融类应用最适合首先去中心化?我觉得它是有两种路径的:

第一种,比如说做一层Bridge的角度,或者说像Mask在Twitter上做的一层插件,这样可以直接利用Twitter本身已有的用户群。从Suji的角度来说,我理解他刚才想说的是把之前的应用,把之前的东西变成新一代东西的基础设施。Web1到Web2也是这样,本来大家都在发短信,后来有了流量以后,短信成了新一代东西的基础设施,这是一种方式。

我看美国很多项目直接推倒重做。比如说他们不太喜欢Web2的东西,就创建独立的区块链和新的协议去做。你们怎么看这两种路劲?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应用适合用哪种路径?可以从Suji开始。

Suji Yan:如果我们认为元宇宙社会、Web3网络社会的初始形态是独立网络的诞生,那它跟过去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改革和进步会有相似之处。例如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近代资本主义改革,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去往美国、北美;另外一条路解放城市里的人以及庄园。其实这两条路径是同时发生的。

其实一开始去北美建立十三州的也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欧洲人。今天可能说Web2的环境差,可能有一堆Web2的人,原来的说法是出海到了元宇宙,还有一堆是在这里坚守做桥梁。到底最后北美十三州会跟我们闹掰,还是说一直长期保持这个关系,最后把原来旧有的欧洲社会进行革新呢?我觉得这需要看历史的进程,个人努力基本在里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现在看历史进程可能是两边联合起来,把旧的力量慢慢消灭掉,或者慢慢让它对于这个事情的威胁减少。不管是从Twitter的Bluesky计划,或者Elon Musk要收购Twitter,还是说Facebook、INS一开始要做Libra,之后又支持主流公链跟Layer 2。

很有可能新大陆、星级元宇宙的“逃难者”/“改革者”积攒了一波力量之后直接回到原来的欧洲大陆,把它推平了,很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希望它不要形成分链,如果形成分链是比较灰暗的情况,实际上就这两波人群分裂了。

由于Web3太多的金融应用有分裂的风险,很多非常支持开源,非常支持数据隐私的普通人,或者是一些其他行业的KOL在提到区块链和Web3时,第一反应就是搞个NFT险。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SocialFi、DID来弥合这个裂痕,让大家感觉到都是同一个数字社会的数字公民。

另外刚刚闫欣提的几个北美项目做的尝试,我们都一直在跟他们观察合作,包括Lens 前两天也和我们官宣了一个合作,也和Joshua官宣了合作,他们其实挺开放的。不是说他们很想做,而是说每个生态位就只有这么些机会,Lens也做了,Mask也做了,RSS3说也做了,那就做些没人做的东西。未来真正的Web3社交可能是多个协议层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用户很自然使用的产品。

闫欣(主持人):谢谢,Joshua?

Joshua:刚刚谈到哪些东西是最有可能Web3先做的,我稍微提两个可能的方向。基本上来说,从业务来讲,离需要具备资产化越近的越可能发生。因为一般来说这些东西最重。哪怕从内容来讲,也是重内容最容易被资产化,轻内容变现各方面能力有限,越重越有可能被Web3率先接触。到目前来说,Web3整体设施虽然有,但没有很好地从效率上优于Web2,实际情况是从重资产化和去中心化程度上会优于Web2,那就是离资产化越近的越有可能出现这个事情。

从服务人群上来说,目前服务需求越没有得到满足的人群越容易计算。就像是中国没有过特别明显的信用卡的大量普及,所以移动支付发展非常迅猛。在服务需求最没有得到满足的地方,这件事情可能越容易发生,因为它可能直接原生就是Web3的用户。

以典型应用为例,比如前两年出现的Mirror,它是一个长文写作平台。长文其实是偏重的内容载体。短视频也是,虽然视频短,但其创作过程是比较长的,不像发条Twitter、发个朋友圈这么简单。

这种情况下,如果它离资产化或变现越重这类东西越有可能发生,因为目前来说Web3强在资产化。像Suji说的,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就是有分裂的情况,尤其在过去,破圈的Social类项目其实并不多,Lens 做的很不错的一点是把一大部分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但因为它本来是Aave团队做,Aave团队是DeFi起家的,所以没有破圈到是大众能够认知的团队,在Web3圈可能很火。不管是应用也好,还是项目方也好,哪怕只是概念,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到Web3里能做更多非金融类东西,以至于大家能够更好地关心数据安全、关心隐私、关心去中心化,甚至关心言论自由,合力build形成新的世界。当然,我猜想新世界build的逻辑可能偏向于先把重东西build出来,单纯内容来说,短内容的盈利最简单,最明显的方式在Web1和Web2里面体现出来是关注度盈利,可以理解关注度盈利Web已经做得很好了。

可以看到,它在粉丝经济链这件事情上做的没有那么好,毕竟它的资产化是有限的,它的资产化仍然是绑在平台上的,而Web3的资产化方式不是绑定在平台上的。这种情况下,这类型的东西先爆发,因为它能够产生的差别会更大一点。

闫欣(主持人):非常清楚,感谢!

下面谈谈去中心化身份。DID范畴非常广,各种各样项目都说自己是做DID的,做域名的,做KYC的,做登录的,做什么都有。我觉得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就像我们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两件事。

第一,我在什么组织里承担什么角色,能够帮别人很好地定位你,也对你有基本的认识。

第二,你过去干过什么?从链上的角度讲,看这两个事儿,比如说你现在在什么组织承担什么角色呢?可以看你的NFT Collection,可以看你有多少POAP,可以看你有多少Galaxy OAT,也可以看你ENS的Subdomain,也可以看你的RSS3页面,有一个Web3的通行证,可以聚合你现有的NFT。

第二是你去做什么,比如说有很多项目对过去的交易做评分,比如说arcx做的DeFi 通行证,它能够对你过去做了多少交互,或者说赚钱效应怎么样给出相应评价。这两种都是非常站得住和有前景的赛道。

今天Panel里有两位,Mask最近在孵化新的协议 Next.ID以及UniPass。两位可以谈谈你们的看法,或者你们在做的事,或者你们有什么新的比较有意思的功能。从知县开始。

知县:我觉得最重要不能忽略的一个点是要证明线上虚拟的东西是“你”。所谓的“你”,我可能一说大家就觉得不要跟真实身份对起来。不是这个意思,所谓的“你”是别人对你实体的认知连贯性。什么意思呢?我认识你,我知道你不会突然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说突然跑过来找我借钱,这大概率不是你干的,可能你被盗号了,这是实体认知连贯性出现了异常,你可能就会判断这个人不是这个人。这个感觉是我们现在觉得非常重要的。

像刚才闫欣说的赛道都是属于DID的应用层,能够用来做什么,你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证明自己曾经有哪些经历。但是我们现在更关注的还是如何保证这个东西不被别人拿走,不被“夺舍”。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丢了一串密码,你的家别人就可以随便进,你的车别人也可以随便开,甚至别人都区分不出来是不是你在做这件事情。

大家都说ENS是自己的DID,如果我把我的私钥在Twitter上面发布,大家都知道这个私钥,那你就可以拿着这个私钥到各种平台软件上找别人借钱,反正顶着“zhixian.eth”的名号,也可以拿他去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让别人对这个ID的认知产生混乱,没有任何一致性,因为谁都可以操作他。

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做的是DID赛道下层的基础设施,目标就是支撑上层,为像Next.ID,像RSS3等等所有这些上层的能把大家身份聚合起来的东西做支持。让用户一方面更容易进入Web3,另一方面是安全上可以让用户尽量减少Web3账户被泄露,泄露了还可以挽回。我们现在做的是这些事情,偏底层的方向。

闫欣(主持人):谢谢,Suji能不能跟我们讲讲Next.ID有什么新的功能?

Suji Yan:大家在某些时候希望自己线上的身份统一,某些时候又不希望。哪些时候希望呢?例如,Vitalik.eth需要密码学证明他是Vitalik.eth,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开源项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把各个链之间,各个DID之间,包括Web2 ID、Web3 ID之间的绑定给做好,而且用户可以选择公布或者不公布,可以选择他一个人同时持有几个身份的不同“面具”,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切换。

基本上Next.ID是在做这个。一个原因是我们在Mask上每天积攒了5-7万用户,我个人跟一些基金会捐赠了DID项目,通过Gitcoin ,通过Grant的形式、合作的形式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很多应用的用户群是相同,但我们真正想把这个事情真的做实。

有点像最早有一个Web2.5的产品叫Keybase。很可惜,它最后被Zoom收购了,没有深入到合约层,只是做了比特币跟PGP、邮箱、Github的绑定。我们在那里面学了很多东西,并且从十几个DID项目里汲取精华,他们做的我们可以不做,把东西全部集合在一起。

最后每个人的社交身份会形成可以带走的“大网”,这里面包括你的Lens 、ENS、地址等。也可以跟你的Twitter绑定,也可以不绑定,这是Next.ID的整个故事。最后可能会出现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跟去中心化的分发跟排序。

虽然内容已经部分去中心化了,通过IPFS,通过Arweave,但是分发是完全中心化的,或者没有分发直接在Twitter上分发。其实也不可能有推荐,甚至关于用户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微弱的,Next.ID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几个东西是我们关注的。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建造一系列中间件,把Web2社交图谱给迁移到Web3里去。同时,社交图谱也不一定只是我们一家在做,可能是跟很多家进行整合,就像今天以太坊上的金融体系是由好多家DeFi协议,甚至跨链,甚至跟其他的EVM链、Layer1一起去承担的。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快会到来,是很强的新东西,我们在里面做关键的一环。

闫欣(主持人):最后再聊聊链上数据聚合,这是今年比较热的话题。Jessica 和Joshua都在这个方向。可以请Jessica 聊聊,你觉得今年有哪些新的东西?未来有哪些产品规划?

Jessica C:我们在这方面也一直在想怎么样能够以更加普适的方式来做链上数据聚合,能够被更多人采用。后来我们想要说用RDF的方式是很好的解决方案。RDF是很好的描述关系型数据的技术规范。怎么描述在链上的关系呢?可以很简单,比如说Alice是一个人,或者说Alice是以太坊基金会的员工,这都是非常简单的描述方式,它是一条语句,也是一条关系数据,或者把它叫做Web3里的Primitive也好,都是一种描述的方式,这是比较泛抽象化的方式来描述这种关系。本质是数据模型,所以我们觉得这是很好的方式,能够把Web3里的网络、链接描述出来,并且能够索引出来。

现在我们已经聚合了很多多链用户身份,现在Relation网络上大概有5000多万条RDF,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以前发现不了的东西。而且关系是很多元化的,也会变化,比如说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过一阵子因为我搬去其他国家,这个朋友就渐渐联系很少了。或者说我从学校毕业了,我从公司离职了,这些都会产生变化。很难用标准化角色描述出来,也很难通过10个、100个模板描述出来。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用一种更泛抽象化的方式去进行描述,能够用元数据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这些元数据抽象化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希望进一步探索的东西。

包括在抽象化简单的方式描述元数据,它能够在很多方面更进一步。如果希望在链上做属性的可组合性,比如说我想找一个人,他是一个真人,他还是某一个DAO的成员,我就可以用组合的方式把这些属性挑出来,然后就找到了这个人。或者说,我先证明了我是真人,但仅真人这个属性,其实跟世界上任何一个真人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我有可以有非常多属性,我把这些集合起来组合起来之后,能够展现一个人的各种方面。

通过RDF这种方式,能够非常方便地用机器读取,去处理,在基础之上有非常多技术栈,能够包装它,能够做更多丰富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能够把链上数据聚合起来,产生网络效应,产生一些意义,并且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们的理解,以及未来的产品方向,希望能从更底层的数据挖掘方式,把链上的交易数据以及更多的Attribute数据集合起来,一整个给社区回馈价值。

闫欣(主持人):谢谢,我知道RSS3是协议,上面还做了很多应用,今年有哪些想跟大家分享的?

Joshua:去年主要的应用是工程demo做的,RSS3刚出来的时候Web3的应用还是挺少的,比如说Web3通行证,是行业里第一个Web3的轮廓。把Web3放在一个页面展现出来,但后面大家创新了很多功能。我们主观上没有意愿把它产品化,本来是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基于RSS3 build的东西,由于它比较早,而且那时候大家没见过这类东西,所以它比想象中工程Demo要受欢迎一点。

包括后面Revery是同样的逻辑,把链上的信息和动态当成Social Media的基础消费性内容是比较少的,以往用户看这个东西只是在Etherscan上看一个不太看得懂的东西,可能要到多个链上去看。

今年我们做了比较大的改动,把它移到RSS3.io上了。以往RSS3.io这个主栈只对开发者服务的,当然我们看到这个需求在,虽然我们没打算要在这个领域占据多少的市场份额。但这个东西可能是有一定价值的,所以我们把它引到主页上来了,现在主页是可用的状态。

另外RSS3团队做了crossbell,因为RSS3支持的很多东西现在都不支持了。RSS3支持你在上面直接关注,支持绑定Twitter,很多事情是不该RSS3做的,因为它是内容分发、信息分发的协议。分发的协议跟他是没有关系的,包括Web3的分发协议直接分发Web2的东西风险很大的,因为Twitter不会一直给你开API,即便你有很多API在轮询,但他会有各种方法来限制你,这不是所谓的典型的能获得长远成功的革命方式,所以有了crossbell,它会帮你把Web2的内容“桥”到Web3世界里来,它是被编辑过的EVM链,它只能做这件事情,你不能发其他的合约在上面。

除此之外,RSS3发展就是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对信息覆盖的范围和解析精准度的提升,这是我们一直要做的事情。我们去年开始跟很多链合作,跟很多协议合作,今年跟Lens和其他项目合作,逐渐增加范畴,同时也希望把这些信息在可读性上、安全性上做得更好。

第二条主线,信息流一个Feed其实是属于几乎所有信息分发形态的体验形式,信息流的进化也就是信息分发方式进化,不管是你关注一群人按时间排序的信息流,还是说你去搜索关键词得到的信息流,还是说你通过推荐算法得到信息流,都是一个Feed,希望在体验形式上做得更多。当然,前提是在做的很好的情况下。包括Suji已经提到了,分发几乎还是很中心化的方式,这个是非常中心化的。

第三条主线,去中心化程度。目前来说,我们并没有开节点给其他人运行,目前它的竞争程度还很高,很难直接把它全部开放出去。但希望至少逐渐有更多的进展出来,包括刚才提到的会不会有去中心化算法,我们也有一个小队在里面做简单的研究。联邦学习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比如我到你家训练模型、训练内容给下一个人,不断这样循环下去。

当然这还比较理论化,可能没有那么成熟,但是我们觉得在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在信息解析本身,在信息解析的体验形式,还是在信息分发的去中心化程度上,这三块会是RSS3一直以来都会持续去发展的方向。

闫欣(主持人):感谢,你们底层、应用和Demo都有在做,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吧。

感谢几位嘉宾的分享,也非常感谢万向的邀请,希望未来有机会和大家进一步分享和交流。

2022上海区块链国际周
PC端直播地址(国际周官网)
https://www.blockchainlabs.org/week2022/home
移动端直播地址
https://www.blockchainlabs.org/week2022wx/#/home
商务合作,请联系
summit@blockchainlabs.org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3172062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