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立法者发文:质疑香港推动 Web3 决心 妄想推动零风险创新

吴说区块链real

编辑 | 吴说区块链

香港证监会于 2023 年 5 月 31 日发报了 VATP 牌照手册及发牌制度的过渡安排的通函,制度于2023 年 6 月 1 日生效,并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至2024 年 6 月 1 日),要求在港运营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须在过渡期截止时取得监管部门发行的牌照,否则要结束业务。

2024 年 3 月 28 日,疑似币安旗下的HKVAEX 撤回牌照申请;5 月 14 日IBTCEX、QuanXLab 及Huobi HK 撤回申请;5 月 22 日 Gate HK 撤回申请,5 月 24 日 OKX HK 撤回申请;5 月 31 日 Bybit(Spark Fintech Limited)撤回申请。截止 5 月 31 日共有 11 家撤回或退回其牌照申请,留申请名单中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数量为 17 家。

吴说独家获悉,原因是香港 SFC 要求所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申请者签署承诺书,承诺在任何地区都不能拥有中国内地用户。这一要求导致传统的离岸交易所无法满足。OKX 曾试图组成行业联盟反对这一要求但最终无果。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撤回的主体未来可以更新法律主体或框架后再次申请,但应无法使用目前与离岸交易所类似的品牌进行申请。

目前 HKbitEXPantherTradeAccumulusDFX LabsBixincomxWhaleYAXBullishCryptocomWhaleFinMatrixport HK 合共11家平台成为获发牌的申请者。目前只有 OSL 和 HashKey 获得正式牌照。PantherTrade 是富途旗下公司,富途是一家传统互联网券商公司;云账户是一家总部位于天津的财税公司;Bixin 是一家中文币圈传统的钱包和挖矿公司,后续转向 VC 业务;xWhale 是华盛证券旗下公司;Bullish 是 EOS 开发公司 Blockone 创立的交易所,后续收购了 CoinDesk;Cryptocom 是一家较大的离岸加密货币交易所,以其激进的赞助球馆著称;Whalefin 母公司为 Amber Group,获得淡马锡投资,但在上个熊市濒临破产;Matrixport 是吴忌寒创立的加密货币理财公司。

作者: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

原文链接,来自信报: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

香港证监会专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而设的全新发牌制度已于 2023 年 6 月 1 日生效。新制度的过渡安排让营运商在本年 2 月 29 日前提出牌照申请,并由 6 月 1 日起遵守新的监管要求,继续在香港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直至当局就其牌照申请作出最终决定。

虚拟货币交易所陆续退场

然而,临近过渡期结束(5 月 31 日),越来越多营运商决定放弃香港市场。执笔之时,已有 11 家撤回或退回其牌照申请。

当初证监会推出发牌条件的时候,已未能吸引到 Coinbase 等大型交易所来港申请。其后自 2 月起,几间国际知名的交易所如 Gate 及火币(Huobi)陆续退场。来到 5 月,情况更加恶化,共 6 所营运商宣布退出,其中包括全球交易量排名前三的 OKX。余下 18 家申请者中,大部分的规模都很小。一些缺乏行业经验,另一些则是传统金融机构尝试涉足 VATP 业务,却并未在 Web3 领域深耕。

OKX 的退场引来业界议论纷纷,质疑香港是否有真正的决心发展和拥抱 Web3。

笔者的微信圈子出现了大量相关评论,例如部分标题为《香港 Web3 刚开始就结束了吗》、《香港人的傲慢,伤透了 OKX 的心》等。它们指责当局在实际推行新制度的时候,官员们畏首畏尾,以保守避险为上,从传统金融的思维出发,削弱了牌照的竞争力和灵活性。一些营运商即使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和前期成本,到最后阶段仍然决定退回其申请。

不少业内人士均担心新发牌制度会演变成翻版的「美食车事件」,甚至像当年政府推动发展虚拟银行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他们担忧当局重蹈覆辙,就算经营者获批牌照,也难以发展出盈利模式。

笔者综合业界意见,认为新发牌制度显示出几个值得顾虑的地方。首先,几项有关本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 VATP、稳定币发行、虚拟资产场外交易等)分别由不同部门设计,缺乏产业发展的全盘战略考虑。相关政策在不同时期进入咨询阶段或提上立法程序,令整个 Web3 布局分段完成,耗费太长时间,跟不上科技演变的快速步伐。

新发牌制度令市场信心动摇

第二,证监会要求营运商在保管资产、避免利益冲突、网络保安、会计及审计、风险管理、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等方面达标,其中不少审批条件借用了传统金融的经营概念和状况,落实到 Web3 金融的时候便显得过分严苛。一些申请者向笔者表示,当局缺乏发展下一代金融科技的前瞻性眼光,以传统金融的思维推动 Web3「金融创新」更是缺乏灵活性。

第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内部缺乏创新的 DNA。现时当局要求持牌营运商的管理层具备多年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经验。另一方面,官员及监管机构的董事局和管理层却缺乏具有经营 Web3 业务实际经验的人员,双方在技术背景、市场经验及创新精神方面南辕北辙,难以沟通。

今次发牌制度的退场风波引发市场中人对香港推动发展 Web3 的信心有所动摇。为挽回市场信心,笔者希望证监会尽快对牌照申请作出决定,让投资者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有长远信心。

其次,交易平台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有所突破,能够平衡维持完善法制,保护投资者,以及金融创新的需要。当局在未来审批新产品的时候,必须展现鼓励 Web3 金融的新思维和决心。

说到底,创新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动。如果宣扬创新的时候就慷慨激昂,行动的时候又怕输,又怕行差踏错,又如何创新?

创新的本质就是尝试和容让失败发生。最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检讨错误和累积经验,而非从一开始撤退至「安全线」,妄想推行完全零风险的所谓「创新」!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6834233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