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亦步亦趋还是后来居上?一文浅谈港府加密战略

比推 BitpushNews

美国发行了比特币现货ETF,香港也发行了比特币现货ETF,然后又是以太坊现货ETF,看起来港府似乎是亦步亦趋,但真的是这样吗?近期,OKX、Gate以及Bybit等老牌加密交易所纷纷撤回牌照申请,有人称港府在开倒车,那么香港的加密政策到底是在收紧还是继续宽松?相比美国,港府的加密政策有哪些根本上的不同?

A3.png

香港的加密政策比美国更进一步

香港的加密政策整体上相比美国要更开放,更为大胆一些。这具体体现在三方面:加密资产ETF设计机制、加密交易所审批、以及证券型代币。

在加密资产ETF机制方面,香港首创实物申购机制,并且以太坊ETF或可参与质押。相较于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只能采用现金交易,实物申购机制能为投资者提供更灵活的交易方式;并且实物申购机制对 Web 3 的促进作用极大,实物申购机制可以充当 Web 3 投资者的资金退出通道,将传统金融和 Web3打通,利于后期资本的流转率。在以太坊现货 ETF方面,以太坊ETF或可参与质押。据彭博社5月23日报道,香港证监会正在商谈允许以太坊 ETF 发行方进行质押。与之相对,美国华尔街机构在提交给美SEC的以太坊ETF文件中都已删除了可质押条款。

香港加密交易所审批虽然很严,但较美国仍然相对宽松。在美股上市的加密交易所,目前实质上只有Coinbase,但香港却对多家加密交易所伸出了橄榄枝。6 月 1 日,香港证监会更新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根据《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HKbitEX、PantherTrade、Accumulus、DFXLabs、Bixin.com、xWhale、YAX、BullishCrypto.comWhaleFin、MatrixportHK 共 11 家平台被列入「获发牌」名单,申请名单当中剩余 BGE、HKVAX、VDX、bitV、HKX、bitcoinworld 共 6 家平台未被列入获发牌名单。尽管香港证监会表示名单列出的所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申请者均未获证监会正式发牌,但这里发牌只是临门一脚,预计不会只是一家。

香港在证券化代币方面走在美国前面。去年 11 月,香港证监会发布《认可投资产品通函》,载列了证监会考虑允许证监会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 IV 部,授权在香港向公众发售的投资产品进行代币化的要求。除代币化证券外,证监会认可投资代币化产品的步伐已迈出。早在去年 9 月,太极资本便推出 PRINCE 代币 (PRINCE Token),是香港首个面向专业投资者的房地产基金 STO。今年5 月 27 日,据文汇网报道,香港证监会近期已明确表态,证券型代币发行 (STO) 和 RWA投资可能对散户投资者开放,这进一步拓展了虚拟资产市场,有望吸引更多资金和金融科技人才涌入香港。而港府在去年 2 月,成功发售 8 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正是典型的 RWA 代币化项目之一。

A2.png

香港Web3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近期,OKX、Gate、以及Bybit等老牌加密交易所陆续撤回港府加密交易所拍照申请,市场中有声音认为 ‘这是香港在开倒车’,有甚者更是认为 ‘香港Web3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本文认为,香港在Web3领域仍然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这来源于港府的大力支持,其成绩也是非常显著。5 月 19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发表司长随笔《固本浚源提质发展》,其中披露资料显示,数码港过去一年有超过 400 家企业进驻,令企业社群总数超过 2000 家,其中 8 家是独角兽;初创累计融资超过 406 亿港元,其中金融科技、第三代互联网的企业社群优势明显,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加快推进,并从技术上支援香港企业的数码转型。

除此之外,香港具有很强的加密土壤。5 月 15 日,毕马威中国及 Aspen Digital 最新调查显示,有 92% 的香港受访者对虚拟资产投资感兴趣,其中 58% 的家族办公室及高净值人士已作出相关投资,34% 正计划进行相关投资。此外,60% 的受访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人士的投资组合中只有不足 5% 属于虚拟资产,而 54% 受访者表示有意配置 5% 至 30% 于这项资产类别上。

从加密资产ETF的表现看,虽然缺少币圈加密交易所的参与,但是传统金融市场对于加密资产还是表现出了强大兴趣,很多加密大V也还是非常看好。

彭博 ETF 高级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此前曾预测香港虚拟资产 ETF 市场需两年才能达到 10 亿美元级别,但第一天就触及 2.92 亿美元。他还表示,虽然在交易量上不如美国,但从比例上来看, 3.1 亿美元的香港 ETF 相当于美国市场的 500 亿美元。因此,香港虚拟资产 ETF 对其当地市场的影响已经与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对其本地市场的影响一样大。

加密交易所 Kraken 旗下 CF Benchmarks 首席执行官 Sui Chung 预计,到 2024 年底香港比特币 ETF 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 10 亿美元。

HashKey Group 首席营运官兼 HashKey Exchange 首席执行官翁晓奇表示,HashKey Exchange 的托管资产规模由 ETF 发布前的 22 亿元已增至 33 亿元,相信未来将有大量资金继续流入市场。同时翁晓奇认为 ETF 可吸引更多传统投资者进入虚拟资产市场,一年后整体规模可达至美国市场的两成,即 100 亿美元左右,认为虚拟资产市场距离饱和仍有很长距离。

A.png

香港的Web3战略或更为宏大

香港的Web3战略非常多元,其不仅上线了比特币ETF等,向很多加密交易所伸出橄榄枝,还大力推进证券型代币发行 (STO) 和 RWA。这多元布局背后,最重要的或许是将数字人民币引入这个Web3经济生态中,并构建起一个创新的金融市场基建,这是美国没有的,是美国在两党政治拉锯下很难很快实现的。

伴随香港各种虚拟货币上线和传统资产代币化,那么购买数字资产用什么最方便呢?原生的数字人民币相较于中心化公司发行的稳定币肯定更具可信性。在港府大力发展Web3的同时,数字人民币也有望得到空前发展。5 月 17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与中国人民银行就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的合作取得进一步成果,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试点范围,便利香港居民开立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并透过“转数快”为数币钱包增值。随着这次扩大试点范围,用户现在只需以香港手机号码,便可以在香港开立并使用个人数币钱包。香港用户可透过本地17间零售银行经“转数快”为钱包增值。数字人民币除了可在大湾区使用,亦可于内地其他试点地区使用。

从港府官员的表态看,港府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5 月 9 日,据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士庞宝林透露,市场期待香港推动虚拟资产交易、证券代币化(STO)等互通,香港金管局已通过沙盒研究代币化存款在银行间交收和结算等事项,为日后数字化港元及稳定币进行支付测试,并为创新金融市场基建及未来数字化做出充分准备。

A1.png

总结

尽管看起来港府的加密举措要比美国慢一拍,但是从更多维度看,港府的加密政策其实更开放、也更多元。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港府的加密政策是在宏观的顶层设计和不断的沙盒试验中前行,而美国却是在两党拉锯中进进退退。本文相信,随着港府沙盒试验的结束,港府的加密政策会更快更具有规划性的落地,有望在Web3领域再次繁荣香港,并且推动数字人民币在Web3世界中成为经济基石。


拓展阅读

Meng Yan | 关于香港 Web3 形势的若干观点


作者:比推Asher Zhang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加入: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Discord 社群 :https://discord.com/invite/QSvv7MZ2tz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订阅: https://t.me/bitpush

本文来自比推,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6842217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