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比推数据  |  比推终端  |  比推英文  |  比推 APP  | 

下载比推 APP

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
iPhone
Android

Vitalik:Layer 2 是以太坊的文化延伸

金色财经

作者:Vitalik以太坊创始人;编译:邓通,金色财经

特别感谢 Abdelhamid Bakhta 和 Paul Dylan-Ennis 的反馈和讨论。

在我最近关于Layer 1和Layer 2扩展之间的差异的文章中,我最终粗略地得出结论,这两种方法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组织上的(使用该词的含义与“产业组织”):问题不在于可以建造什么,而在于将建造什么,生态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界限是如何划分的,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的激励和行动能力。特别是,以 Layer 2 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更加多元化,并且更自然地导致扩展、虚拟机设计和其他技术功能的不同方法更加多样化。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个要点是:

因为以太坊是一个以 Layer 2 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所以你可以自由地独立构建一个属于你的具有你独特功能的子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更大的以太坊生态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这不仅在技术方面如此,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区块链不仅具有独特的技术权衡,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在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分道扬镳的第二天,这两个区块链在技术上完全相同。但它们在文化上截然不同,这一事实有助于塑造这两个区块链在八年后的不同焦点、用户基础甚至技术堆栈。这同样适用于以太坊和比特币:一开始,以太坊大致是“带有智能合约的比特币”,但十年后,这种差异变得更加深刻。

sX9o2oJ4EDWUew8myldVEkPqxL6UDUhBESpjCB6d.jpeg

Kevin Pham 的一条旧推文比较了 2017 年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文化。两种文化都在不断发展:自 2017 年以来,我们看到了“激光眼”运动的兴衰(以及 Ordinals 等运动的同步兴起) ,我们已经看到以太坊变得以 Layer 2 为中心,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两者都变得更加主流。但两者仍然不同,而且保持这种状态可能是最好的。

文化影响事物的一些例子有哪些?

文化与激励具有类似的作用——事实上,文化是激励的一部分。它影响谁被生态系统吸引,谁被排斥。它影响人们被激励去做什么类型的行为,以及人们可以做什么类型的行为。它会影响协议设计、生态系统和应用程序层的合法性。

区块链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些特别重要的领域包括:

(1)对协议进行的更改类型 —— 包括数量、质量和方向;

(2)该协议保持开放、抗审查和去中心化的能力;

(3)生态系统吸引高质量协议开发者和研究人员的能力;

(4)生态系统吸引优质应用开发者的能力;

(5)生态系统吸引用户的能力——包括用户数量和合适的用户类型;

(6)生态系统在外部社区和参与者眼中的公共合法性。

如果你真的很看重拥有一个保持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即使以速度缓慢为代价,你不仅需要关注当今的技术如何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还要关注文化对这些目标的重视程度。如果区块链的文化不重视好奇心和对新技术的开放性,那么它很可能在去中心化和速度方面都失败,因为它无法采用像 ZK-SNARK 这样可以同时让你获得更多的新技术。如果区块链被公众理解为“赌场链”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那么非赌场应用程序就很难加入。即使是非唯利是图的核心协议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也会更难被吸引。文化很重要,因为文化至少部分地处于几乎所有其他事物的上游。

以太坊文化

1iqv6Oxs7stolAmeiV8S9Mfz51cysq58syvzjLXw.jpeg

以太坊开发者互操作,肯尼亚,2024 年 5 月。以太坊的核心研发生态系统是以太坊的亚文化之一,尽管它本身也相当多样化,内部存在很大分歧。

研究员 Paul Dylan-Ennis 花费了大量时间探索和了解以太坊的亚文化。他确定了以太坊中的三种主要亚文化,如下所示:

  • Cypherpunk:Cypherpunk(密码朋克)致力于开源开发,具有一定的 DIY 或朋克态度。在以太坊的案例中,Cypherpunk构建了基础设施和工具,但对其使用方式不加干涉,采取中立立场。从历史上看,Cypherpunk明确强调隐私,但在以太坊,隐私并不总是被优先考虑,尽管……出现了一个名为 Lunarpunk 的新Cypherpunk运动,倡导将隐私重新放在首位。

  • Regens:以太坊内部许多有影响力的声音都致力于采用Regen或Regenerative方法来构建技术。许多 Regens 植根于 Vitalik Buterin 对政治和社会科学的兴趣,他们参与治理实验,旨在重振、改善甚至取代当代机构。这种亚文化的特点是其实验性质和对公共物品的兴趣。

  • Degens:纯粹受投机和不惜一切代价积累财富驱动的用户,Degens(去中心化金融狂热者)。Degens是金融虚无主义者,他们关注当前的趋势和炒作,以求一夜暴富,逃离当代新自由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Degens经常会冒极大的风险,但方式却颇具讽刺意味,几乎是超然的。

重要的群体不止这三个,你甚至可以质疑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群体:以盈利为导向的机构群体和购买猴子照片的人在文化上非常不同。这里描述的“Cypherpunk”既包括对保护人们的隐私和自由等最终用途感兴趣的人,也包括对使用前沿数学和密码学感兴趣、没有任何强烈意识形态的人。但这种分类作为初步近似是有趣的。

以太坊中这三个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很大程度上由于以太坊作为开发者平台(而不仅仅是货币)的灵活性,他们各自都可以进入某种竞技场,亚文化可以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谈论。三个群体的分工如下:

  • Cypherpunk 参与以太坊核心研发,编写隐私软件;

  • Regens 参与 Gitcoin 资助轮次、追溯性公共物品资助以及其他各种非金融应用;

  • Degens 交易 memecoin 和 NFT 并玩游戏。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分支对以太坊大有裨益。以太坊核心开发文化重视对高级密码学、博弈论和日益增长的软件工程等主题的高质量思考,重视自由和独立,重视Cypherpunk理想以及这些原则的区块链版本(例如“不变性”),以及一种注重价值观和软实力而非硬实力的理想主义方法。这些价值观很重要,也很好;看看我上一节中列出的文化影响,它们使以太坊在(1)、(2)、(3)以及某种程度上(6)上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但它们并不完整:首先,上述描述很少强调吸引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几乎不强调吸引用户——以稳定性为导向的价值观有助于给通过持有 ETH 来“使用”以太坊的人信心,但仅此而已。文化多元化是摆脱这种困境的一种方式,允许一种亚文化专注于核心发展,而另一种亚文化则专注于发展生态系统的“边缘”。但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办法进一步加强这种文化多元化?

亚文化和Layer 2

这正是我所了解的Layer 2最被低估的特性:对于亚文化来说,Layer 2是行动的终极竞技场。Layer 2允许拥有大量资源的亚文化出现,并形成一个反馈循环,迫使他们学习和适应,以便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Layer 2必须在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吸引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开发技术以及建立全球社区。

也许这里重要的Layer 2的关键特性是,Layer 2同时是 (i) 生态系统,并且 (ii) 围绕构建某些东西而组织起来。本地聚会小组可以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他们通常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他们的资源和执行力相对有限。应用程序可以拥有大量资源和执行力,但它们是应用程序:你可以使用它们,但不能在它们之上构建。Uniswap 很棒,但“在 Unsiwap 上构建”的概念远不如“在 Polygon 上构建”那么强大。

Layer 2 可以并确实最终实现文化专业化的一些具体方式包括:

  • 更愿意进行用户拓展或“业务开发”:有意努力吸引特定的外部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和社区,参与生态系统。

  • 强调价值观的多样性。您的社区是否更多地关注“公共产品”、“好技术”、“以太坊中立性”、“金融包容性”、“多样性”、“扩展”或其他内容?不同的 L2 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 参与者的多样性:社区吸引了什么样的人?它是否特别强调某些人口群体?性格类型?语言?大洲?

以下是几个例子:

DOot9IU1zfc5XXfGWCThFkdl4yGvTV1rr8JmvLvo.jpeg

g1Z8iQpTu2lqUH8FMTBxW3nxZ4Rmj77dHf0yR6ZP.jpeg

Ye6oAdI01uAOhXzV8ZvaEErPThlUpiNhVeHZQ2uL.jpeg

4avodtNZeFfA2EgyEectYRkKQ74iblT6BXbX1zj3.jpeg

Polygon 与主流公司合作并建立了质量越来越高的 ZK 生态系统,并取得了成功。Optimism 拥有 Base 和 World Chain,并对复古融资和不只是基于代币的治理等理念有着浓厚的文化兴趣。Metis 专注于 DAO。Arbitrum 围绕高质量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建立了品牌。Scroll 专注于“保留以太坊的本质——信任最小化、安全和开源”。Taiko 强调“无缝用户体验”、“社区一致”、“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总的来说,每个以太坊Layer 2都有一个独特的“灵魂”:以太坊文化的某种组合,加上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种以Layer 2为中心的方法如何才能成功?

这种以Layer 2为中心的文化方法的核心价值主张是,它试图通过创建一组不同的亚文化来平衡多元化和合作的好处,这些亚文化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并在关键的共同基础设施上共同努力以实现这些价值观。

AXFQDk2tZqGWiAXAXKby1AUL3NWntBFu3CeEGR2H.jpeg

以太坊正在尝试走多元化路线。

还有其他类似的两级方法的尝试。我能想到的最引人注目的是 2017 年 EOS 中的委托权益证明 (DPoS) 系统。EOS 的 DPoS 的工作原理是让代币持有者投票决定由哪些代表来运行该链。代表将负责创建区块,并就其他人的区块达成共识,他们还将从 EOS 发行中获得大量代币。代表们最终进行了大量社区建设以吸引选票,其中许多“节点”(例如 EOS 纽约、EOS 香港)最终成为了知名节点。

这最终成为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因为代币投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并且 EOS 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强大参与者原来是贪婪的混蛋,他们为个人利益而挪用了代表社区筹集的大量资金。但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它表现出了惊人的特性:它创建了强大的高度自治的子社区,这些子社区仍然朝着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

Fi7AXwdQwE2UBRC4r8RXuo97voHjZDrwaSBUnaO6.jpeg

EOS New York 是 EOS 顶级区块生产商之一,它甚至编写了相当多的开源基础设施代码。

当这种方法成功发挥作用时,它还会产生一种良性竞争。默认情况下,像以太坊这样的社区自然倾向于团结在社区中长期存在的人们。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可以帮助在社区快速发展的同时维护社区的价值观——即使外界出现不利的风向,它也降低了以太坊不再关心言论自由或开源的可能性。但它也有可能将注意力从技术能力转移到社交游戏上,让老牌“OG”(OG可理解成“元老”)即使表现不佳也能保持根深蒂固的地位,并限制文化自我更新和发展的能力。有了健康的“亚文化”,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整个新的亚社区可以兴衰,在亚社区中取得成功的人甚至可以开始为以太坊的其他方面做出贡献。简而言之,合法性更少地依赖于连续性,而更多的依赖于表现。

我们还可以研究上述故事,以确定可能的弱点。以下是一些我想到的弱点:

  • 陷入回音室(只关注符合自己结论的信息):本质上,与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的失败模式相同,但针对的是文化。L2 开始表现得像独立的宇宙,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交叉。

  • 陷入单一文化:无论是由于共同的人类偏见还是共同的经济激励(或统一的以太坊文化太强大),每个人最终都会在类似的地方寻找要构建的应用程序,甚至可能做出哪些技术选择,而这最终是错误的地方。或者,单个 L2 或少数 L2 根深蒂固,并且不再有新人和子社区崛起的有效机制。

  • 竞争青睐的向量是错误的:专注于在狭隘的财务意义上取得成功的用例的 L2,但以牺牲其他目标为代价,看起来很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社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我并不声称对这些问题有完美的答案;以太坊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实验,生态系统让我兴奋的部分原因是它愿意直面困难的问题。许多挑战源于激励机制错位;解决这个问题的自然方法是创造更好的生态系统范围内的合作激励机制。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想法是创建一个“基础设施公会”来补充协议公会,这是一种选择。另一种选择是明确补贴多个 L2 选择合作的项目(即类似于二次融资,但重点是连接生态系统而不是连接个人)。尝试扩展这些想法并继续努力充分利用以太坊作为多元化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具有很大的价值。

说明: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6818371

比推快讯

更多 >>

下载比推 APP

24 小时追踪区块链行业资讯、热点头条、事实报道、深度洞察。

邮件订阅

金融科技决策者们都在看的区块链简报与深度分析,「比推」帮你划重点。